爱晚亭堪称长沙岳麓山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地标,它远不止是一座普通的山中凉亭。它集诗情画意、历史传奇与革命色彩于一身,是游客探访岳麓山必不可错过的核心景点。

景点名称:爱晚亭
历史地位: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与安徽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杭州湖心亭并称)
始建年代: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名称由来:源于杜牧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地理位置: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清风峡(岳麓书院后门附近)
建筑特色:重檐八柱,琉璃碧瓦,攒尖宝顶,内外丹漆圆柱
文化价值:革命纪念地,毛泽东青年时代革命活动旧址
门票价格:免费(包含在岳麓山风景区内)
最佳观赏季节:深秋(11月底-12月初),枫叶红遍,景色绝伦
✨ 景点核心亮点
1. 诗意的起源与名字的演变
爱晚亭最初由岳麓书院山长(院长)罗典建造,原名“红叶亭”,后由清代著名学者毕沅(据传)根据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一诗,将其更名为“爱晚亭”,此名更富诗意和意境,流传至今。
2. 毛泽东与革命印记
爱晚亭之所以享有崇高地位,与毛泽东密切相关。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常与蔡和森、罗学瓒等挚友聚于亭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探讨革命真理。这里成为他早期革命活动的见证地,为其赋予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亭内匾额“爱晚亭”三字,即为毛泽东亲笔题写。
3. 绝佳的建筑与自然景观
爱晚亭的建筑本身极具特色:
- 形制:为重檐攒尖顶八柱方亭,显得稳重而飞动。
- 色彩:碧绿的琉璃瓦檐,鲜红的丹漆圆柱,与周围青翠的山谷和秋冬时节火红的枫叶形成强烈而和谐的对比,色彩绚丽夺目。
- 环境:亭子坐落在岳麓山清风峡深处,三面环山,古树环绕,潺潺溪流(兰涧)从旁流过,环境清幽深邃,意境非凡。
🗺️ 参观指南
- 如何到达:
- 游览爱晚亭最经典的路线是从岳麓山南门进入。顺序为:岳麓书院 → 出书院后门 → 爱晚亭。两者距离极近,仅几步之遥。
- 乘坐长沙地铁4号线至湖南大学站下车,从2号口出站,经东方红广场、登高路,步行约15-20分钟即可到达岳麓山南门入口。
- 最佳游览体验:
- 最佳时间:深秋时节是爱晚亭最美的时刻。届时,峡谷中的枫香、鸡爪槭等树木叶片尽染,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完美再现了杜牧诗中的意境。
- 如何欣赏:不要仅仅在亭前拍照。可以绕亭漫步,从不同角度欣赏其与山峦、溪流、枫林的构图;或坐在亭内,感受清风峡的凉风,想象当年青年学子在此畅谈家国的场景。
💎 总结
爱晚亭是一座因诗而名、因伟人而盛的亭子。它完美融合了古典诗词的浪漫、建筑艺术的精巧和近代革命的激情。在岳麓山的游览中,它绝对是一个需要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