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溉公馆旧址

长沙郑家溉公馆旧址是一处融合了名人故居、历史事件与书法文化的静谧空间,虽不显眼,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景点名称:郑家溉公馆旧址(又名“筠园”)
历史人物:郑家溉(1873-1944),晚清翰林、著名书法家、抗日烈士
建筑年代:民国时期
地理位置:长沙市芙蓉区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具体门牌号史料记载为白果园巷内)
核心价值:抗日英烈故居、民国公馆建筑、书法文化遗存
当前状态:作为白果园历史街区的一部分,经过有机更新改造,外部风貌得到保护
参观信息:街区免费开放,可外部参观;建筑内部多为私人住宅或不对外开放

🏛️ 主要看点与历史背景

郑家溉公馆旧址的魅力和看点,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上:

  • 抗日英烈的铮铮铁骨:郑家溉先生最令人敬仰的,是他晚年的民族气节。1944年长沙沦陷后,他避难于湘乡,日寇威逼利诱他出任维持会会长。郑家溉先生宁死不屈,厉声拒绝后,毅然投塘自尽,以死明志,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壮举在当时激起了巨大反响,国共两党都曾高度赞扬其爱国精神
  • 晚清翰林的书法人生:郑家溉先生是清光绪二十九年的进士,点翰林,授翰林院编修。他一生潜心书法艺术,造诣深厚,在民国时期,“郑书”招牌在长沙街头随处可见。他曾为天心阁、岳阳楼等名胜题写楹联,字里行间透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 白果园的历史氛围:公馆所在的白果园街区,本身就是一本活态历史书。这里麻石小巷蜿蜒,青砖灰瓦的老建筑鳞次栉比,经过“有机更新”后,既保留了古朴风貌,又融入了现代活力。与郑家溉公馆相邻的,还有程潜公馆、《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等众多人文景点,共同构成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 参观指南

  • 如何到达:可以乘坐长沙地铁1号线至黄兴广场站附近,或乘坐公交至相关站点后,步行导航至“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郑家溉公馆旧址就坐落在这条巷弄中。
  • 最佳游览时间:选择一个工作日的午后前往,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洒在麻石路上,光影斑驳,氛围格外清幽静谧
  • 周边联游:白果园街区与化龙池清吧街相邻,距离黄兴南路步行街五一广场等繁华商圈也仅一步之遥。可以将此地与这些现代商业区串联游览,体验长沙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 总结

郑家溉公馆旧址是一个需要静心品味的地方。它规模不大,但承载的历史分量却十分厚重。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到一位传统文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展现出的铮铮铁骨,感受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红色地标长沙

《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

2025-9-28 13:37:13

长沙

化龙池

2025-9-28 13:50: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