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是长沙一处非常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它见证了青年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历史。
景点名称:《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
历史地位: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
建造年代:民国时期(原为湘鄂印刷公司印刷车间)
相关历史事件:1919年,《湘江评论》在此印刷出版
建筑风格:传统民居风格,青砖黛瓦
核心价值:五四运动与早期革命思想传播的实物见证
地理位置: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33号公馆
门票价格:免费参观
建议游览时长:20-30分钟(可结合整个白果园街区游览)
🏛️ 主要看点与历史背景
旧址的魅力和看点,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上:
- 《湘江评论》的诞生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毛泽东感到湖南急需一个刊物来提高群众觉悟、推动运动发展。他与湖南学生联合会商议后,决定创办《湘江评论》并担任主编。这里当时是湘鄂印刷公司的车间,《湘江评论》的创刊号以及后续几期都在此印刷。刊物一经面世便以其新颖的文风和尖锐的笔触受到热烈欢迎,首印2000份当天售罄,第二期增印至5000份仍供不应求,成为当时的“爆款”。
- 时代强音的发出地: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等重要文章,提出了“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著名论断。刊物以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被誉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之一”,影响了包括任弼时、郭亮、向警予在内的一大批进步青年投身革命。
- 修旧如旧的建筑风貌:旧址位于白果园巷内,为两进青瓦房,砖木结构。经过修缮,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建筑格局与风貌,青砖铺地、白墙黛瓦,与街区整体的古朴氛围融为一体。
🧭 参观指南
- 如何到达:旧址深藏在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内。可以乘坐长沙地铁1号线或2号线至五一广场站,然后步行导航至“白果园”巷,步行前往。
- 最佳游览时间:选择一个工作日的白天前往,可以避开人流,安静地感受历史氛围。白果园巷内绿树成荫,漫步其中非常惬意。
- 周边联游:白果园街区本身就是一个宝藏,短短几百米的巷子里聚集了多处历史遗迹。参观完印刷处旧址后,可以顺道寻访附近的程潜公馆(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湘江评论》主题打卡点(距离旧址约15米)等。此外,街区与繁华的五一商圈仅一街之隔,游览完毕后可以很方便地去往黄兴路步行街等地。
💎 总结
《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是一个需要静心品味的地方。它规模不大,但承载的历史分量却十分厚重。这里不仅是青年毛泽东革命生涯的重要起点,也是湖湘革命精神的一个生动注脚。